• <acronym id="001kr"><label id="001kr"><listing id="001kr"></listing></label></acronym>
      <pre id="001kr"><strong id="001kr"><xmp id="001kr"></xmp></strong></pre><acronym id="001kr"><label id="001kr"></label></acronym>

      <acronym id="001kr"><label id="001kr"></label></acronym>
    1. <td id="001kr"><noscript id="001kr"></noscript></td>
      1. <table id="001kr"></table>

        <acronym id="001kr"><label id="001kr"><listing id="001kr"></listing></label></acronym>
        1. <table id="001kr"><strike id="001kr"></strike></table>
            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資訊
            黨史學習教育 2019咸陽好人榜 創建文明單位

            從銀保監會37號文,談建筑行業供應鏈金融創新

            日期:2022.04.12 閱讀:653

            來源:建會投融薈CASC(中國建設會計學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官方推廣平臺)

            作者:馬燕明  中國建設會計學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

            為深入落實“十四五”期間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有關決策部署,2022年4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于2022年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22〕37號)。文件中從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的總量、結構、成本以及制度設計方面,突出定向政策,同時明確了六大方面21項任務。這一文件的出臺,社會反響非常積極,我們也看到了一些相關解讀,37號文不僅是小微企業貸款的支持政策,同時,在持續做好對小微制造業企業的金融服務上,《通知》提出,“銀行保險機構要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合作,為小微企業提供信用保險項下的貿易融資服務”。相信未來,發展建筑供應鏈金融空間廣大。

            中國建設會計學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作為建筑行業投融資專業服務平臺,自2019年10月創立以來,一直秉承產融創新設計,引領行業理念,相繼發布了《工程建設行業投融資藍皮書》(2020—2021),2021年10月21日在蘇州昆山中國建筑業協會2021第三屆建筑供應鏈大會——建筑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論壇。率先發布的(《中國建筑行業供應鏈金融專題調研報告》2021)(以下簡稱“專題報告” 點擊鏈接),為引領行業供應鏈金融產融研究與實踐做了有意義的探索。

            專題報告圍繞理論研究、企業調研、案例總結的方式與行業分享研究成果。尤其是專題報告關于建筑行業供應鏈金融展望給出的結論:基于建筑核心企業、銀行、第三方供應鏈平臺的供應鏈金融產品是競合共生關系,拓展和滿足了服務客戶的一定需求。但無論是核心建筑企業“筑信”產品,還是銀行推出的“e信”、以及第三方中企云鏈“云信”產品,其風控邏輯并未根本改變,都需要核心企業確權,只是核心企業多了一個金融產品選項。盡管各方出臺了一系列普惠金融政策,但作為建筑產業鏈末端的中小建筑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并未根本好轉,從金融機構主渠道融資仍然非常艱難。

            帶著這樣的使命,繼續跟蹤前行與對接需求,目前,建筑供應鏈金融創新研究與實踐,在場景設計、合約現金流、主體信用提升三個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

            一、基于場景設計建筑供應鏈金融創新

            為突破建筑供應鏈金融確權難題,行業地方龍頭建筑企業陜西建工與微眾銀行合作,重在建造合約履約能力,2022年3月研發和推出基于核心企業交易與白名單制的非確權供應鏈金融產品,已在試點單位成功落地,目前授信額度已突破1億元,正在全級次全面推廣應用。

            金融機構與核心企業合作開展非確權供應鏈金融的探索,可直接提升供應鏈上中小企業主體融資能力,銀行端突破傳統信貸風控邏輯,拓展客戶服務,企業端不用確權即是表外業務,也無需增加自身負債,從而緩解核心企業表內外金融負債壓力,達到控制資產負債率的目的。

            二、建筑行業合約現金流創新研究

            基于學會與北京建筑大學聯合創辦的建筑供應鏈金融研究中心平臺,從建筑企業合約商務管理、合約建造管理、合約現金流管理的貫通連接,重在合約商務與合約建造數字化信息共享機制,提出構建合約現金流履約節點與彈性模型。即《基于造價預算的合約現金流管理精益模型》。用合約現金流精益管理替代傳統資金預算或預測,實現核心企業數據價值重塑,以便獲得持續能力確權,增信加持中小建筑企業。

            創造性提出的《基于造價預算的合約現金流管理精益模型》,已就框架設計、備付模型及系統設計給出了具體方案,核心思想是以銀行合約現金流動性缺口管理理論為底層邏輯。尤其是合約現金流動性缺口的備付值與企業主體信用等級、銀行信用評級、行業投融資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相關聯,為推動建筑行業供應鏈金融解決核心企業確權難題,降低集團企業資產負債率和價值創造提供了可行落地方案。

            三、提升中小建筑企業主體信用創新

            建筑供應鏈金融創新,中小建筑企業主體信用不僅要依托核心企業確權與非確權供應鏈金融產品增信,更重要的還是中小建筑企業作為工程建設行業重要交易方,自身主體信用能力提升。

            建筑業行業特征,是訂單制、項目制、區域性,行業高度不集中,杠桿率高、(底層邏輯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資本金、PPP資本金、項目貸款自由資金等20%的要求)輕資產、無擔保,中小建筑企業占比70%以上,業務實質是基于訂單制和項目制的行業特征。

            如何理解建筑業風險與企業規模的關系,從銀行風控的本質屬性業務真實性與第一還款來源來說,行業的訂單制是說合約真實性,必須通過招投標獲取,公開、透明、唯一,可追溯;行業的項目制是說建設方的一致性,風控與企業規模大小有一定關系,不直接相關。業主項目分大小,但建筑企業無論規模大小其面對的業主方是同樣的?;谟唵沃频母黝惤ㄖ髽I的業主(建設方)都是政府、企業、個人三類同樣的第一還款來源。 因此,分類識別中小建筑企業合約的三類業主才是銀行必須更多關注的風險點。從行業本質特征理解風險可控性,銀行對于中小建筑企業不應主動放棄,而要從中小建筑企業訂單和項目的前端去識別業務真實性與分析比較第一還款來源保證性,擇優選擇重點支持。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基于科技金融與中小城商行推出的“稅銀貸”普惠產品基礎,聯合各相關方聚焦建筑行業中小企業,重在行業場景細分與風險閉環,按照業務真實可溯源和第一還款來源風控判斷邏輯,打造支持中小建筑企業主體信用能力提升的創新行業信貸及供應鏈金融產品體系。目前業內領先代表性企業“東方微銀”,正在積極探索跟進。相信,這對銀行傳統信貸風控邏輯和中小建筑企業認識誤區將是一次突破性變革,必將引領行業不斷創新,也是深化落實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于2022年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工作的通知》具體行動。



            五月网
          1. <acronym id="001kr"><label id="001kr"><listing id="001kr"></listing></label></acronym>
              <pre id="001kr"><strong id="001kr"><xmp id="001kr"></xmp></strong></pre><acronym id="001kr"><label id="001kr"></label></acronym>

              <acronym id="001kr"><label id="001kr"></label></acronym>
            1. <td id="001kr"><noscript id="001kr"></noscript></td>
              1. <table id="001kr"></table>

                <acronym id="001kr"><label id="001kr"><listing id="001kr"></listing></label></acronym>
                1. <table id="001kr"><strike id="001kr"></strike></table>